歷史和傳承

Print為能開展香巴拉勇士的旅程,打開我們的心扉,並發展覺醒的無畏,我們需要有個人親身對純正、真實,以及對本初善(basic goodness)的體驗。然而,為了能夠順利地行走在這旅途上,有一個好的嚮導,是非常必要的。最終而言,要放棄我們自私自利的「自我」,只有在我們有一個鮮活的典範,一個親證的實例,樹立在我們面前時,才有可能。這即是香巴拉的「傳承」之意。在香巴拉的世界裡,對清明智慧完整的實證解悟,能夠一代一代地相傳於人類的身上;而他或她,更可以將此智慧具體化,並廣宏於世。

 

香巴拉法教的起源

據說,香巴拉法教,是由佛陀親自傳授給香巴拉的第一位國王,達瓦·桑波。達瓦·桑波國王向佛陀虔誠請法,佛陀回問:「你需要什麼樣的教導呢?」國王的回答是很清楚的,他希望得到一種既能幫助他、又能幫助他子民的教示,然而,這種教授,並不需要他們剃度成為一名僧侶,或放棄他們的生計、和他們的感官覺受與俗世責任。佛陀於是遣出在場僧眾,並傳授了第一個香巴拉的法教。

 

法教傳到西藏:蓮花生大士和格薩王

蓮花生大士,是把佛教帶入西藏的主要大師之一。他被認為是佛陀的再現;他是一個極具成就的密乘大師,以無畏和不屈不撓的方式,把完整的佛教教法傳到藏地。林國的格薩王,則是西藏格薩王及其他無數史詩中的英雄,但他並非僅僅是一個神話傳說裡的勇士,他被視為一位完全開悟的國王,運用香巴拉的法教,來統御他的國度。由於以佛教來構建社會,他大大增長了佛法在西藏的生根與傳播。

 

法教傳播到西方、及世界──邱陽·創巴仁波切

邱陽·創巴仁波切(Chögyam Trungpa,1939-1987)是一位備受崇敬的禪修大師、學者和藝術家。他是七○年代將佛法帶入西方的先驅者之一。他傳授金剛乘佛法於西方弟子;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德市設立那洛巴大學──北美第一所受佛教啟發而興建的大學;並創設結合禪修與世間修行之道的香巴拉訓練課程,以及香巴拉中心──遍佈世界各地的修行、閉關中心。他也著作了數十本關於佛法、禪修、藝術、詩歌和香巴拉勇士之道等書籍,包括《我從西藏來》、《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自由的迷思》、《動中修行》、《東方大日》和《覺悟勇士》等。

創巴仁波切出生在西藏東部,一歲時,他被認證為轉世祖古(Tulku)。他是東藏蘇芒寺系的總住持,西藏佛教嘎舉和寧瑪兩派傳承的持有者,曾受學於「利美」傳統──不分派運動之著名上師蔣貢康處(Jamgon Kongtrul of Sechen)。十八歲的時候,創巴仁波切取得了「堪布」的學位(相當於神學、哲學和心理學的博士)。在西藏期間,除佛學外,他也研修傳統藝術,例如書法、詩歌、舞蹈和唐卡繪畫。

1959年中共入藏,邱陽·創巴仁波切輾轉到達印度。在那裡,他被達賴喇嘛尊者指派為「青年喇嘛學校」(Young Lamas’ Home School)的精神導師。1963年,他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擔任特別研究員,研究西方哲學、宗教、藝術和語文。1968年,他在蘇格蘭成立他的第一個正式的佛法中心桑耶林(Samye Ling)。

1970年,創巴仁波切應邀到美國教學。他以科羅拉多州博德市為基地,走訪各處進行教學傳法,並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成立多所禪修中心。他在1973年創立「金剛界」(Vajradhatu),這一國際性的學會,配合協調這些中心的種種活動。此外,創巴仁波切也建立了那洛巴學院(Naropa Institute,日後成為那洛巴大學),是一所結合了哲思研習和人文藝術課程的創新學院。1976年,「香巴拉訓練」(Shambhala Training)正式成立,創巴仁波切發展出一系列的禪修進階課程;他還把香巴拉原則,結合應用在傳統的東方藝能訓練之上,例如戲劇、插花藝術和弓道等。

1986年,邱陽·創巴仁波切移居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哈利伐克斯市。1987年四月四日,他在該地圓寂。總共十七年在西方教授佛法的短暫時間裡,創巴仁波切的成就是深遠非凡的。光就經典的《覺悟勇士》英文一書,自1984年在美出版後,至今,已被翻譯成十六種世界語言,發行八十萬冊,利益眾生,無遠孚屆,已遠超越地域、文化、宗教的藩籬。現在世界各地的大小香巴拉禪修、閉關中心,亦多達兩百座。他所強調之眾生本具的「本初善」,他的宏觀眼界、奉獻無私與無盡慈悲的精神,深深啟發著所有的學生,以及那些未曾謀面、僅僅閱讀過他的書籍的真摯求法者。

 

智慧持明主──邱陽·創巴仁波切

智慧持明主──邱陽·創巴仁波切

香巴拉世界的誕生

當邱陽·創巴仁波切初抵西方時,他開始教導有興趣的學生佛法及禪修。他吸引了為數眾多的學子,修學傳統的西藏密乘佛法。然而,讓人有點出乎意料的是,在種種已經奠基的成就之上,1976-77年間,他開始對弟子們引介香巴拉教法,這是一個更廣泛、更具普世性的、結合精神修行與屬世生活之道的修習法門。

然而,這一切並不是突如其來的。自少年時期起,創巴仁波切已是一個頗負盛名的「伏藏師」(岩藏法之發掘者),他曾有多次對香巴拉傳承的親見靈視,他也已經多方研究了關於香巴拉的各個教法及記載。在他逃亡至印度數個月的艱辛旅途當中,他更著手撰寫關於香巴拉的文稿,可惜的是,在倉促渡河之時,約有一千頁的手稿,被洪流所吞噬。然而在創巴仁波切的心願之中,他一直思索著如何能夠把這一個深奧豐沛的傳統,鉅細靡遺地介紹給大眾。

從1976年開始,這一珍貴的法教,終於開花結果。 創巴仁波切自言,他只是「接收並寫下」這些經典,因此是為心意伏藏(mind terma),完全不是他個人的杜撰創造。創巴仁波切開始向學生們傳授教法後,「香巴拉訓練」於焉誕生。

目前,創巴仁波切的子嗣、及法嗣:薩姜·米龐仁波切,是世界各地香巴拉中心的總領袖,以及主要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