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拉法教課程介紹

香巴拉訓練 (Shambhala Training) 的緣起

 
1977年二月,邱陽創巴仁波切前往麻州羅歐鎮的一間老農舍,展開為期一年的閉關。農舍離查爾蒙特市很近,我們就簡單稱之為「查爾蒙特」。查爾蒙特是棟老式房屋,古老到有一間獨立的小電話間與客廳相連;任何人打電話來找仁波切時,他都得進去小電話間接聽。一樓有寬廣的鄉村式廚房、宴客用餐廳、客廳,以及與客廳相連的辦公室;二樓有好幾間臥室。這是遠在手機和家用電腦使用前的年代,因此辦公室裡放的是打字機,仁波切在閉關這一年當中所寫的各式文件和詩作,都是用這台打字機打印出來的。

閉關時,仁波切文思泉湧,著作豐富,他寫了一本關於香巴拉世界的小冊子…,其中一章講的是我扮演的薩姜王母;根據書中所述,薩姜王母是香巴拉的凝聚力量,協調社會裡的所有能量。仁波切寫說她應該帶給香巴拉人民「真誠感恩與欣賞國土的感覺,她要用忠誠之心和自然美感充分地啟發他們;她的任務是發展教養和促進溝通,好讓香巴拉豐收和平之果。」

我認為香巴拉國土是一種形容方式,描述我們可以如何涉入自己的整個生命;如果我們過著向上提升的生活,待人和藹、為人正直,就會發現自己活在這個國土之中。到現在過了這麼多年,我還在努力瞭解薩姜王母的角色,我想瞭解就個人內在層面而言,這個角色對我的意義為何?我要怎麼做才有可能達到這個境界?我如何對他人有幫助?

經年下來,我漸漸能夠體會薩姜王母是女性精神的顯現。薩姜王代表香巴拉世界的整體領導精神,而薩姜王母代表薩姜王的左邊或左手;薩姜王母的女性品質支持薩姜王品質。為了創造良好的社會,你需要薩姜王的陽性能量,也就是堅定力量和行動力;同時也需要滋養和創造環境的陰性能量,任何社會都需要這兩個層面的領導精神。

在離開博德市之前,仁波切創造了各式各樣的香巴拉勳章,來到查爾蒙特後,他開始為這些勳章和香巴拉旗幟、飾針等設計樣式,也打算把一些勳章送到英國請人手工製作,於是他秋天來歐洲幫我慶生時,也把設計圖稿帶了過來。

仁波切閉關那一年,除了歐洲之行外,還做了另一次的長途旅行;他六月時離開查爾蒙特到加拿大東岸的新斯科細亞省。這時,他已經開始考慮把金剛界的總部遷到加拿大,不過當時很少人知道他這個打算;他認為長遠來看,美國不是發揚香巴拉世界最好的地方,他覺得美國將來會面臨許多充滿敵意的攻擊心態,而加拿大的氣氛會比較平和,事情比較容易進行。仁波切並不害怕攻擊心態等障礙,畢竟瞋心只不過是尚未轉化的能量,大家都必須面對;他之所以打算遷移,只因為覺得某些環境比較有利於香巴拉教法的弘揚和學生的個人成長。…

當時,我並不完全瞭解他是怎麼發展香巴拉教法的,但現在回顧那段時期,我對仁波切的整體看法是——他是一位在眾生日常生活中呈現教法精華的大成就者;因此,我是以他對學生的慈悲心以及他對遙遠未來的遠見來檢視他的活動。仁波切如此非凡出眾、目光遠大,實在很難形容,我只能描述我所看到的他、我對他絕對的愛,以及熬過難關時我所堅守的信念。…

那年年底,仁波切出關後先前往噶瑪丘林,我也先飛到東岸跟他會合,再跟他一起飛回博德市。大家非常想念他,熱情地迎接他歸來,他看到大家也是開心得不得了。他充電過後,有了明確的方向,以豐沛的能量投入工作中。

大成就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大成就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他在閉關的下半年期間,請資深學生規劃(次第)禪修班,稱為「香巴拉訓練」(Shambhala Training) ;許多資深弟子分成研究小組,討論如何去掉宗教派別的分歧,以最完善的方式呈現禪修和香巴拉教法。仁波切閉關期間,這些背景不同的資深學生主持頭幾個週末的香巴拉訓練,但他們似乎不太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們靠的往往是硬裝出來的個人魅力,而不是有真才實學,因此仁波切回到博德市時,得花很大的工夫把香巴拉訓練移上軌道。1978年的頭幾個月,他每週和這些計畫主持人開會數次,教導他們如何以直接、真誠的方式,把基本教法呈現給學員;經過仁波切的指導,香巴拉訓練終於扎下了根,成為仁波切和資深學生把禪修和香巴拉勇士之道介紹給大眾的主要媒介。現在,香巴拉訓練運作了二十年以上,已經有數以萬計的學員完成這個課程,目前香巴拉訓練繼續教導大家感興趣的禪修。…

那年春天還辦了其他幾場香巴拉儀式…。基本上,這些儀式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自己的責任有更宏觀的思考,他不要這些資深弟子只把自己視為道場裡的行政人員,而要他們視自己為社會的中堅份子,要他們大規模地利益他人。如此一來,學生一定會有產生我慢的過患,但是就某方面而言,仁波切鼓勵學生生起我慢;他會創造情境,擴大學生的自我價值感,然後再來削減、戳破這樣的自我膨脹,最後激勵他們培養真實的溫暖和奉獻心。

這跟金剛乘的灌頂類似。學生修完前行之後,會得到類似加冕典禮的灌頂;學生接受灌頂時,會戴上寶冠,象徵他是某一家族之主或某一能量之尊,此外還會得到金剛杵、金剛鈴、其他法器和新的法名,意義是把染污自我轉化為清淨生命。得到灌頂之後,剛開始要假裝好像自己是某特殊事物、是什麼人,唯有經過長久的修持和自我降伏,才有辦法真正放下小裡小氣、自我中心的詭計。如果沒有確實脫胎換骨,那麼灌頂只會增強我執,變成了自大狂,這就是為什麼修持金剛乘時,會有很多危險。香巴拉灌頂也是一樣,行者在勇士菩薩的社會中採用新的身分,這裡同樣也有風險。然而,仁波切深受啟發,積極地創造這個新宇宙──香巴拉世界。

摘自創巴夫人 Lady Diana Mukpo《作為上師的妻子:我和邱陽創巴的人生》(Dragon Thunder: My Life with Chögyam Trungpa)

簡介「香巴拉訓練」

以下摘錄自金剛攝政王宇色‧天津(Osel Tendzin, 1943-1990)在《覺悟勇士——香巴拉的智慧傳承 》(Shambhala – The Sacred Path of the Warrior)書中的後記。這裡他介紹了「香巴拉訓練」(The Shambhala Training Program)的來源始末。香巴拉訓練是現在世界各地香巴拉中心所推廣的一系列禪修課程,內容有階次、進程,非常適合忙碌的現代人,在短暫有限的精力時間範圍之內,仍然去接觸、並修行佛法的精義。以下是宇色‧天津的介紹:

「1975年,尊貴的邱陽‧創巴仁波切(Chogyam Trungpa)召集的一小群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弟子,提出了一個世俗非宗教的戒律,並把它稱之為『香巴拉教法』。他解釋,這個戒律──我們現在稱它為「香巴拉訓練」──適合一切有情眾生,不論他們的出身、社會地位或先前的信仰是什麼。身為佛法之道的虔誠弟子,我們五味雜陳地聆聽這些首次發表的開示。雖然創巴仁波切常常毫無預警地提出新穎的題目和計畫,但是這個勇士之道和覺醒社會的願景是如此的廣大深奧,因此它更令人感到興奮,又令人感到威脅。

當創巴仁波切第一次在西方國家傳授佛法的時候,尤其是在北美洲,他的開示如同閃電般照亮了黑暗的天空。佛教已經在西方國家傳佈有相當一段時間,但是一直要到創巴仁波切把佛教和語言、風俗習慣做了直接的聯繫之後,佛法的實質才成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這不是說在此之前,正統的佛法沒有被傳佈到西方國家,也沒有否定前人把佛教帶到西方國家的貢獻。許多老師,包括鈴木俊隆禪師(Shunryu Suzuki Roshi),已經窮畢生之力,把佛陀的古老傳承傳授給西方的弟子。由於基礎已經建立了,因此創巴仁波切及其弟子和西方世界之間的心靈交會,是自然自發且光輝燦爛的。否則,香巴拉教法的引進,將會是突然且令人吃驚的。……

創巴仁波切所呈現的香巴拉教法的智慧,是這個世界前所未聞的;然而,它又是如此的熟悉,被任何年齡階層、處於任何人生情境的人所認知認同。香巴拉的教法是人類良善的最佳體現,而這種良善本來就存在於每個文化之中。同時,這些想法和見解可以輕易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那是香巴拉教法獨一無二的特質。它們是生活的智慧和尊嚴的一個直接且自然的展現。

創巴仁波切把這些教法留給我們全體。他對這個世界的慷慨和關愛的程度是巨大的。在西方,他不只是引進藏傳佛教傳統的先鋒,他也重新引進被人遺忘的勇士傳統。在他四十七年的生命之中,有十七年生活在北美洲。他的成就是如此的浩大,用如此直接的方式影響了許多人。他傳授香巴拉的教法有十年的時間。就時間和歷史而言,十年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在那短暫的時間之內,他所驅動強大的良善力量,事實上能夠改變世界。」

 

香巴拉訓練課程(The Shambhala Training Program)簡介

靜坐禪修是了悟和了解「香巴拉智慧傳承」所談論的所有原則之基礎。對於那些有興趣追求「勇士之道」的人們,「香巴拉訓練」提供了一系列的週末課程,介紹禪修及香巴拉願景的原則。第一天的晚間是精要解義;在整個週末期間,將提供個別的禪修教授、與指導導師單獨面談,以及講座、團體討論、和長時間的坐禪。

2012台北舉辦香巴拉訓練第一階

2012台北舉辦香巴拉訓練第一階

「香巴拉訓練」香巴拉訓練頭段「勇士之心」 Heart of Warriorship 共分為五個研習層次,每個層次各有不同的探討主題與研修法門,循序漸進,並且互相涵容,是一設計極為完備的課程道徑:

第一階:身而為人的藝術(The Art of Being Human)
第二階:勇士的誕生(Birth of the Warrior)
第三階:住世的勇士(Warrior in the World)
第四階:覺醒的心(Awakened Heart)
第五階:開闊的天空(Open Sky)

「香巴拉訓練」之後,還為那些已完成五階層次的人,繼續提供另一個頭段結業後的進階研習課程(「神聖道」Sacred Path 之課程)。總而言之,這是一個不分宗教、年齡、性別、學識… 對一切背景的人都完全開放、完全實用的禪修課程。我們在2012年春,已經第一次把「香巴拉訓練第一階」(Shambhala Training Level I)- 帶到台灣,並將繼續重覆舉辦初階與進階研習營,以期把香巴拉法教的精義,逐漸引進亞洲。

 

法教研習課程*「香巴拉之道」(The Way of Shambhala)與「本初善」(Basic Goodness Series)簡介

除了「香巴拉訓練」之外,法教研習方面,我們還提供了精闢的「香巴拉之道」與「本初善」系列課程,以深入教義為主軸。目前,這是以網上課程來教導台灣與中文世界有心探討的同修們。自2012年,香巴拉課程總體中加入新的一門:「本初善系列」Basic Goodness Series;內容包括:我是誰(Who am I)?我如何能幫助他人(How can I help)?現實實相之究竟(What is real)?

總的說來,「香巴拉道徑」共分為數個進程:

一、底層,入門接引課程:這包括基本禪修、香巴拉訓練初階、法藝、基礎佛法教義、與社會和生活相關的基礎課程;
二、課程第一段:這包括香巴拉訓練頭段「勇士之心」 Heart of Warriorship(由第一階一直到第五階),與五階段的「香巴拉之道」佛法研習課程(日常生活中的禪修、日常生活中的知足、日常生活中的喜悅、日常生活中的無畏、和日常生活中的智慧),以及最後,利格登王研習營中引進「生起風馬」之修習法;
三、課程第二段:這包括香巴拉訓練頭段結業後的進階課程(「神聖道」Sacred Path 之七個階層課程),與進階佛法教義研究;
四、再下來,分別是參加佛教研修道徑的經乘研習營 -「覺悟社會集會」(Enlightened Society Assembly),與香巴拉勇士研習營(Warrior Assembly)。這兩者相輔相成;
五、進而上之,是參加金剛乘研習營 -「神聖世界集會」(Sacred World Assembly),開始作香巴拉四加行;
六、再進而上之,是受利格登王灌頂(Rigden Abhisheka),開並始修香巴拉伏藏中之沃瑪(Werma)儀軌;
七、再進而上之,是參加蠍之印(Scorpion Seal)研習營,受進一步香巴拉伏藏法灌頂;
八、更進一步閉關、修行甚深法門。涉世度生;建立覺悟社會。
這只是概括性的輪廓,事實上,修行無有止境,而道徑中途,亦需按個人意願及傾向,適時參加皈依、發菩薩願、受戒、長短期的閉關(Dathun)、以及研修其他各種教法等等。總之課程內容非常精彩多樣,次第性完備,涵括佛教大小乘、金剛乘一切精華;是一條紮紮實實的真實修行完全道徑。

歡迎閱讀英文版資訊:簡介「香巴拉研修道徑」概括

*附註:「香巴拉之道」課程細節: The Way of Shambhala – 

The Way of Shambhala – Our Study and Practice Path

WOS_diagram_2014-11-05-test-1

“The Way of Shambhala” notes:

1. All three Basic Goodness courses are open to everyone, not necessarily in order.

2. Meditation, Contentmen, and Joy in Everyday Life are also open to everyone, although Contentment is recommended preparation for Joy.

3. Students may start the Sacred Path series anytime after completing Shambhala Training Levels I–V and the Everyday Life series.

4. The Rigden weekend retreat and the Basic Goodness series are not required at this point, but are strongly recommended.